“打车基本靠嘀嘀,购物基本在淘宝,银行卡里的钱都存进了余额宝,叫餐直接点美团外卖,出门旅行途牛、去哪儿随便选”这种生活状态,已经是绝大多数85后年轻人的生活新常态。互联网已然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互联网+”热的背后,对于绝大多数的传统行业,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据美国咨询公司数字资本的报告,2014年中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达19家,总估值达470亿美元,全部来自移动互联网领域。在这些崭露头角的标杆典范身后,是中国大地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热潮。
2015年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深度融合于各经济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新形态。在4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力挺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认为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对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功不可没”,至此,发展“互联网+”的热浪在全国范围内涌起。
“互联网+”的风一起,传统行业就展开了解放生产力的翅膀。创客不再纠结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任创新萌芽在政策力挺的土壤里成长发芽,催生许多新鲜事物,有些甚至在两年前都不存在。“互联网+”加出了上门理发、上门做饭乃至上门洗车等一个个代表不同服务的手机应用。而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博得企业的一席之地,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和腾飞,纷纷勇敢触网。“互联网+”银行诞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卖场诞生了电子商务,“互联网+”教育诞生了在线教育
在烟台,也有众多的传统行业纷纷触网,并成为烟台传统行业“互联网+”的佼佼者。据烟台市电子商务协会靳秘书长介绍:“烟台鲁花集团,杰瑞集团铁壁商城都是烟台传统行业“互联网+”的先行者,将传统的食品与机械推向了互联网商务平台。”这可以说是烟台传统行业接轨“互联网+”最为成功的案例。“阳光乔规模农业,将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农业领域;大医将互联网+的思维运用到跨区域医疗领域,为人们跨区域就医提供便捷这不仅仅是个别企业试水互联网+的成功,更是烟台全产业互联网+思维全面萌生的表现。”烟台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孔科长这样评价烟台传统行业的“互联网+”。
在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互联网是集聚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发挥着产业革新的倍乘效应。新兴资本公司联合创始人戈登里特尔认为,“互联网+”将通过深耕垂直领域,促进传统行业的销售和流程。
作为“互联网+”计划的先行城市之一,烟台正大力推进“互联网+”计划的实施。为了推动烟台传统行业全面接轨“互联网+”,助力传统行业顺利实现“互联网+”转型,烟台高新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约14亿元,开发建设了目前山东地区在建体量最大的“互联网+”主题综合体蓝色智谷,总建面30万平米,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互联网+”发展平台,助力传统企业抢占“互联网+”的风口,共同走进全新的互联网经济时代。该项目2014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9月底开盘运营。
7月,由烟台高新区管委、烟台主办,高新城投与烟台承办,烟台市经信委、商务局、科技局、电子商务协会等协办的“蓝色智谷互联网+大讲堂”也将正式启幕,届时将会有国内众多知名的电商专家亲临讲堂,与烟台企业共同分享“互联网+”新知,促进烟台企业的“互联网+”进程。
本文来源于ipf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