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小妹让我欲罢不能新世纪的第一天,2000年1月1日,《中国新闻》周刊创刊号正式出版。旨在构建中国权威时政传媒,与进步中国同步的《中国新闻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中,成为中国期刊界的优秀品牌。
作为一本以内容为王的传统,封面报道是《中国新闻周刊》的重头产品。周刊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既有独家调查,又有精选资讯,威性和于一身。随着封面故事在新闻操作和表现形式上日渐成熟,《中国新闻周刊》显露出大刊风范,广为传媒关注、摘引和转载,经常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比如,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最早探寻事件的起源,以科技新闻的角度和调查新闻的手法,实地采访山东无棣这块中国最早“三聚氰胺饲料”制贩地,三聚氰胺的由来和历史,推出了《三聚氰胺前传》的封面故事,此篇报道引起社会很大反响。
除了对国计民生等问题的关切、对社会现象针砭时弊的监督,人文情怀始终守望着编辑部的家园,历史题材的封面故事文章也为周刊赢得了相当的影响力。2004年推出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封面报道《五四:为了超越的纪念》,2009年的《回到1919》封面故事,则是以“90年”为历史节点,用散文式的笔法,选取发生在当时的一些新闻,通过90年之后的当下视角,还原出“五四”运动那年的中国社会图景。借由选题策划的笔锋,周刊希望向读者传递客观的大历史观。
《中国新闻周刊》不只希求在国内并产生影响力,更意图在全球周刊领域内争得一席之地,为中国谋求国际话语权。国际化的视野,不仅体现在对内报道中的高度,还体现在面向全球的报道意识。
2005年,《中国新闻周刊》派出采访团赴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实地报道印度洋海啸,采写的《死亡之城》封面故事在“中国海啸报道研讨会”上被评为“最好”的报道之一;2010年,面对“海地地震”灾难,周刊推出封面故事《海地呼救》,延伸报道了“8名维和的回家”、“寻找海地的中国人”及“海地人在中国”。周刊不仅用国际视野讲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扮演的国际角色,而且还将国际、国家融入文本之中,以人文价值,衬出国际胸怀,反观中国立场。
自2007年起,《中国新闻周刊》开始进行外文版的出刊发行工作,到2012年,实现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在东亚,南亚,、欧洲等四大经济圈发行。
2012年年初,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指出,新时期周刊要取得长足发展,除了面向市场之外,更要“面向价值”,周刊要以“推动社会进步”为新闻理想和工作原动力,为构建理想中国而努力不止,这也是《中国新闻周刊》的长期发展目标。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经定名,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前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发起创建中新社的还有金仲华、胡愈之、洪丝丝等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中新社的前身是1938年在的参与策划下,由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等发起成立的爱国进步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 中新社担负的职能主要是:对外新闻报道的国家级通讯社,世界华文信息总汇,国际性通讯社。履行职能主要通过四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通稿,专稿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网络、信息、视频、手机短信等;三是对海外华文供版;四是社办报刊。
中新社现有员工2000余人,总社设在,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纽约、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中新社是亚洲上网最早的中文。于1995年在创建。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中别具一格。中新网是中国重要的新闻网站,也是全球中文互联网原创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内容供应者。 中新社于2000年1月1日创刊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已是中国最知名的时政周刊之一,并以英、日、韩、意等4种外国语出版5种版本。周刊以其敏锐、深刻、犀利、独到的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其个性化标签“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已鲜明地印刻在读者心目之中。
中新社每两年主办一次“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是规模最大的全球华文传媒峰会,从200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六届。2009年第五届论坛期间,在中新社下成立了以“服务、互动、平等、共赢”为旨的“世界华文合作联盟”,目前联盟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