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陕西省进一步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实施。9月19日,陕西省人民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和《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陕西省常委会法工委委员、法规三处处长王雅丽:今年入汛以来,陕西省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导致多地受灾,为了有效做好“七下八上”关键时期灾害防御,人民群命财产安全,经常委会领导同意,将原拟定三审通过的条例提前为二审通过,并将实施日期提前到2024年8月1日,为依法推动陕西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此次《条例》修订基于多年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探索,充分体现了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时效性。
陕西省气象台台长、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李明:气候变暖背景下,今年以来,陕西气温偏高,全省平均气温15.8℃,较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1高;降水量略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500.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3%;全省大部入春、入夏偏早,气候状况总体偏差。今年以来陕西省灾害性天气过程频次高、影响大。
预计今年秋季(10月-11月)全省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0~1℃;降水陕北偏多1-2成,关中、陕南北部接近常年略偏多0-1成,陕南南部接近常年略偏少0-1成。冬季(2024年12月-2025年2月)陕西全省气温偏高,陕北偏高0.5~1℃,关中、陕南偏高0~0.5℃;降水偏少,除陕北北部偏多1-3成和关中东部、陕南偏多0-2成外,其余地方略偏少。
《方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化气象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的战略定位,精细谋划未来10多年陕西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和“时间表”,“一盘棋”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
|